发布时间: 2021-03-26 15:34:51
修改时间: 2021-03-26 15:34:51
阅读量: 1219
作者: 管理员
下面是高校辅导员招聘网为您整理的: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刑法易错题(四),更多辅导员相关招聘资讯公告、考试经验技巧、笔面题库请持续关注闽试辅导员。
【辅导员笔试题】
1.李某在22路公共汽车上窃取孟某人民币8000元,下车时被孟某发现,孟某要将其扭送派出所。途中,李某猛地将孟某打倒在地,窜入一死胡同,后被群众抓获,李某的行为应认定为:( )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抢夺罪
D.同时构成盗窃罪和抢劫罪
2.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刑满三年后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B.刑满五年后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C.刑满十年后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D.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3.甲盗窃了一辆摩托车,交给朋友乙帮忙销售,乙明知是甲盗窃的赃物,仍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丙。乙的行为:( )
A.与甲构成共犯
B.不构成犯罪
C.独立构成犯罪
D.与丙构成共犯
4.甲见他人驾车将行人乙撞倒致其昏迷,甲见乙已昏迷,且左右无人,便搜索乙的身体,将乙的现金2000元拿走。甲的行为构成:( )
A.侵占罪
B.盗窃罪
C.抢夺罪
D.诈骗罪
5.12岁的小学生小赵因为家里管得紧平时花销又大,时不时向同学索要一些零花钱。小赵的行为:( )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抢劫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侵占罪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易错项为A。注意:区分抢劫罪与盗窃罪。
【解析】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题干中李某的行为已经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转化的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题干中犯盗窃的李某,在被孟某扭送的派出所时当场使用暴力,符合转化为抢劫罪的情形。B项正确。C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题干中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抢夺罪。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抢劫罪】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题干中李某的行为已经由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不构成数罪。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2.答案:D。易错项为A。注意: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不得从事食品经营管理。
【解析】D项,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款,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3.答案:C。易错项为A。注意:了解共犯的条件。
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案中,甲乙没有事前同谋,乙单独销售赃物,独立构成犯罪。C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4.答案:B。易错项为A。注意: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
【解析】A项,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题干中,2000元不是遗忘物、埋藏物,也不是乙交给甲保管的,甲的行为不构成侵占罪。A项错误。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题干中,甲在乙昏迷,不知情的情况下,拿走乙的现金2000元,构成盗窃罪。B项正确。C项,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乘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题干中,甲不存在公开抢夺的行为,是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拿走了乙的2000元,不构成抢夺罪。C项错误。D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题干中,甲不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情节,不构成诈骗罪。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B项。
5.答案:A。易错项为C。注意:不满14周岁不犯刑事罪。
【解析】根据《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本题中小学生小赵12岁属于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所以他向同学索要零花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