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五)

发布时间: 2020-12-16 15:10:21

修改时间: 2020-12-17 15:29:33

阅读量: 805

作者: 管理员

下面是高校辅导员招聘网为您整理的: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五),更多辅导员相关招聘资讯公告、考试经验技巧、笔面题库请持续关注闽试辅导员。

【选择题】

1.我国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宪法宣誓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施行宪法宣誓制度在于:( )

A.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B.保障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C.根本杜绝国家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 

D.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矿藏、水流、海域、森林均属于国家所有

B.国家军事委员会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3.根据《宪法》及相关法,下列关于自治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务院有权批准自治区的区域划分

B.自治区的建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C.自治区主席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D.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4.《宪法》第四十一条里规定了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其中不包括( )。

A.批评权 

B.建议权 

C.投诉权 

D.控告或者检举权

5.我国《宪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B.城市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C.农村的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 

D.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易错项为B。注意:了解宣誓的目的是什么。

【解析】A项,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宪法宣誓制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因此,施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A项正确。B项,宪法宣誓制度主要是增强国家工作人员在意识方面的观念,没有办法保障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B项错误。C项,杜绝国家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一是靠法律二是靠自律。C项错误。D项,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基本含义为任何人不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在法律之前皆平等,而不会因为其身份地位而获得差别待遇。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2.答案:D。易错项为A。注意:森林既可以归国家,也可以归集体。

【解析】A项,根据《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A项错误。B项,根据《宪法》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规定:(一)修改宪法;……(十五)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B项错误。C项,根据《宪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C项错误。D项,根据《宪法》第七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3.答案:D。易错项为A。注意:区分建置与区域划分。

【解析】A项,根据《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A项正确;B项,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十三)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B项正确;C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七条,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C项正确;D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4.答案:C。易错项为A。注意:了解监督权的种类。

【解析】《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A、B、D项均属于我国公民的监督权。A、B、D项错误;C项,不属于公民的监督权。C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5.答案:C。易错项为A。注意: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

【解析】A项,根据《宪法》第七条,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A项正确;B、C项,根据《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根据《宪法》第七条,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C项。


【推荐阅读】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汇总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四)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三)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二)

辅导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易错题(一)

闽试高校辅导 -【微信公众号】闽试辅导员.jpg


购物车

全选

0件商品

共计:0

  • 加入你感兴趣的群